会展创新新物种|展链会
发布日期:2024-12-26
阅读量:455
  • “展链会”创新步子这么大,不怕打脸?

  • 为什么敢说展链会是AIGC含量最高的会?

  • 三新展、组展人之声等IP融合,会不会搞成大杂烩?

  • 为什么要采购中国、活动汪等跨行业机构要参与?

    ……

将于明年2月20-22日举办的IEEC展链会(2025国际会展活动产业链大会),宣称要办成“会展业不曾有过的会”,在会展活动圈掀起了不小的影响。

不久前,《会展BEN》组织了一场直播,大会主办方之一的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文商旅融合专委会主任谌立雄,在直播中对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做了一一回应。 

图片

 

借助大湾区优势

做个“会展新物种”


“能够给会展行业、活动行业提供一个创新的、融合发展的场景,为行业做出贡献,是主办展链会的出发点。”

谌立雄老师认为,当下的一些新兴论坛,如正和岛、中国企业家论坛,在内容、形式和交互性上的创意创新,有很多值得借鉴之处。“一是内容更新、更时髦;二是形式交互性更强,不是简单的你听我讲;第三就是内容的关注点覆盖面很广。”

基于此,谌立雄老师与广东会展组展企业协会刘松萍会长、会展BEN的许锋老师等商议,希望借助大湾区的优势,打造一个全新的展会模式,为全产业链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本次大会虽然关注创新,但是根本还是要解决当下环境中的交易问题,注重实效、注重案例、注重社交、注重交易,将是本次大会重要特点。”

 

全行业智“会”共创

年轻化活力舞台


“展链会的内容设计,是会展活动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是经过广泛调研,大家共同参与设计出来的。”

谌立雄老师首先强调了内容设计的务实性。当前会展企业在跨界融合、AIGC应用、出海拓展等方面面临挑战,展链会将针对性地设置相关内容。

同时,内容设计将从“外在者”或上游视角出发,关注客户、地方政府需求以及行业热点,如 AI与创意、视频直播、网红经济、ESG 等领域。

图片

另一个特点就是高度年轻化。

展链会鼓励小微企业和年轻人积极参与内容共创,设计了社交攒局、茶社、开放麦等不同的交互场景,初创企业、小微企业和“后浪”们也能实现话题自主发起与讨论,汇聚行业多元智慧。

图片


灵活多样

激发无限潜能


在活动形式上,展链会也有诸多创新。

谌立雄老师介绍,展览会有多种参加形式。一是可以作为参会代表,第二可以作为参展商,第三个作为联合发起方,行业各方都有机会参与到展链会的共创、共建、共享。

“展链会的种种创新,都需要通过大家积极参与、共同完成。像‘225’计划、超级链友计划、全域传播大使等,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参与进来,从中获益。”

图片

以展链会“开放麦”为例,其中既有针对小微企业设置的“创新麦”,为有新产品、新想法但资金有限的参会者提供展示机会;还有专门为年轻人设立的“年轻麦”,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寻找投资合作的机会,活动形式设计充分考虑了不同参会人群的需求,争取让每一位到场观众都能有所收获。


打破传统

实现多层次交叉对接


作为重要交易平台的对接会,展链会也尝试做创新。

“我们是一个会展融合的会,对接会将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局限。”雄哥介绍,以往的对接会往往是各自为政,展链会则把展览、会议、公关等融合在一起,实现多层次交叉对接。

比如:展览主办不仅要与下游服务商对接,还要考虑与活动公司、创意公司等对接,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展链会还将利用 AI 技术,将线上线下对接渠道同步打通,提前了解参会者供需,实现精准撮合,“希望打造一种上下游角色灵活转换的对接模式”。

 

主动参与

汇聚产业链创新力量


谌立雄老师鼓励参会者主动参与各项活动。

“你自己做个攒局,你自己做个开放麦,我们提供设备,你自主管理交流。”

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主动性,实现自我管理和交流互动,参会者将在展链会中收获更丰富的体验与价值。

最后,谌立雄老师诚邀广大会展从业者踊跃参与,齐聚广州南沙,在展链会中感受创新力量,共同书写会展行业新篇章,见证展链会为行业带来的变革与机遇,携手共创会展行业的美好未来!

图片
图片
专栏:行业资讯
作者: 内容来源于网络
原文链接: 阅读原文
上一页:最新通知!涉及多项会展服务
下一页:压减节庆展会论坛的成绩单来了,整改超22亿元,重要时间节点有哪几个?